油菜增產新技術——高壟稀植
竹山縣地處鄂西北山區,油菜高壟稀植栽培技術,是該縣農業科技人員針對山區低洼水田秋季起旱后栽培油菜,冬季土壤冷、濕、板、結,油菜苗移栽后不易早發;春季田間通風透光不良、空氣濕度較大,油菜中后期易患病早衰等問題,研究的一套油菜抗病、高產栽培新技術。經多年試驗與大面積示范,采用該技術比常規平作密植一般可增產油菜籽20%左右,多雨年份增產幅度甚至高達30%以上,不僅適宜在水田推廣,在旱地也有很好的增產效果。目前,該技術在該縣已被廣大農戶接受,年推廣面積在2萬畝以上。
一、高壟稀植栽培與常規栽培的技術差異
高壟稀植栽培改變過去的依賴大群體增產為強調個體優勢,從改良田間微生態環境入手,確保單株生長健壯,通過挖掘個體增產潛力,達到群體穩產、高產目的。其技術措施與常規栽培相比有較大差異,集中表現在:
1、改平作為壟作:將水田土壤按一定行距起成高20厘米左右的波浪型“壟”,類似紅薯的高壟栽培。
2、改密植為稀植:將油菜移栽密度由每畝8000—10000株降低為每畝3500--4000株左右甚至更低。
3、改適期播種為適當早播:將播種期較常規提早5—7天,充分利用年前的溫光資源培育出強大的油菜單株,確保按時封行。
4、改分散施肥為集中施肥:將肥料集中施于定植穴內,而不是分散撒施(或開溝條施)。
5、增加培土防倒技術:冬前結合追施臘肥清溝培蔸,將油菜行間浮土培于壟上、抬高定植壟,同時對油菜進行護蔸,防凍防倒。
二、高壟稀植栽培的技術優勢
油菜高壟稀植栽培,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常規油菜生產中存在的前期發苗慢,后期田間通風透光不良,易受漬害、病害較重、高產時容易倒伏等問題,其優勢突出表現在:
1、活土層厚,土壤疏松、土溫高
山區水田多在秋季水稻收獲后起旱,隨后翻耕移栽油菜。由于前、后茬間隔時間短,土壤濕度大,多數年份冬春季土壤溫度偏低。采取聚土壟作、高壟栽培,不僅使活土層明顯加厚,由于壟作使地下水位相對降低,還利于打破稻田土壤板結,使土壤進一步活化、疏松透氣。此外,采取壟作后全田土壤呈波浪狀立體受光,加之受地下水影響減小,因而土壤溫度明顯提高,對有效克服平作時存在的土壤冷、濕、板、結等障礙因素,促進油菜健壯生長十分有利。
2、漬害輕、田間通風透光好、病害少
漬害重、田間通風透光不良,進而引起油菜根系早衰、病害嚴重,是目前水田油菜(尤其是抗病性相對較差的優質油菜)生產上存在的突出問題。采取高壟稀植栽培,漬害明顯減輕,田間通風透光良好,病害也相應減輕,因而較易獲得高產穩產。
3、施肥、定植省工,肥效提高
由于采取高壟稀植栽培種植密度減少了一半以上,底肥可以打窩集中深施,這樣不僅比較省工,而且肥料利用率明顯提高。從用工總量上看,雖然整地起壟、冬前培土增加了投工,但在施肥、栽苗、追肥及田間除草等管理環節又節省了用工,因而采取高壟稀植栽培,并未明顯增加投工數量。
4、個體發育健壯、單株產量高
油菜采取高壟稀植栽培,配合適當早播早栽,與常規栽培相比,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,單株溫、光、水、肥條件顯著更好,因而油菜在個體發育上遠遠超過常規栽培。據測定,采取高壟稀植栽培的油菜,冬季單株干物質積累是常規栽培的一倍以上,單株菜籽產量也比常規栽培油菜成倍增長,從而使壟作油菜不僅能夠在較低的密度下獲得較高的群體產量,而且受病害、倒伏影響較小。
5、耐寒抗倒能力強,穩產性能好
油菜高壟稀植栽培,強調冬前必須追施臘肥、壅土培蔸,從而使油菜耐寒、抗倒能力大大增強,受自然災害影響相對減小。加之其個體發育健壯,抗性強、病害少,因而穩產性能大大提高。http://www.1004-7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