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數據庫建立
“本次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工作圓滿完成,大清查結果表明,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賬實基本相符,質量總體良好,儲存較為安全,結構布局逐步改善。”14日,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鐘海濤介紹。
本次大清查,是繼2009年全國糧食清倉查庫之后,時隔10年開展的一次全國性大清查,以2019年3月31日為時點,歷時近1年。全國31個省(區、市)、345個地級市、2181個縣(市)均建立了由政府負責同志為召集人的大清查協調機制;共抽調1.3萬余名檢查人員,組成1300多個普查組,對納入大清查范圍的2.1萬家政策性糧食承儲庫點、20萬個糧食貨位逐倉逐貨位進行全面普查。
鐘海濤介紹,本次全面清查了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情況,形成數量檢查工作底稿數據77萬條、質量檢驗數據163萬個,首次建立了分區域、分性質、分品種、分庫點、分貨位的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數據庫。
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,本次清查結果是一顆重要的“定心丸”。
“我們很高興地發現并且可以負責任地宣布,現有政策性庫存數量真實可靠,與國家有關部門日常掌握的計劃數量是一致的。大清查結果表明,政策性庫存糧食的常規質量、儲存品質和主要食品安全三類指標,合格率均處在較高水平。從大清查情況看,糧食收儲企業各項制度執行總體到位,倉儲管理較為規范,庫存糧食儲存總體安全,沒有發現重大儲糧安全事故和安全生產事故。”鐘海濤表示,目前,我國政策性糧食庫存主要有政府儲備和其他政策性糧食庫存等,政府儲備的“壓艙石”“穩定器”作用充分體現。從品種上看,稻谷、小麥等口糧品種占比約七成,有利于保障口糧絕對安全;大米、面粉等成品糧庫存占比不斷提高,應急保供能力得到有效保障;糧食主銷區庫存占比有所提高,庫存布局逐步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