陜西省政府出臺《意見》 穩步提升糧食產能確保糧食安全
日前,陜西省政府出臺《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穩步提升糧食產能確保糧食安全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加強基本農田保護,劃定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,打造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,實現“藏糧于地”“藏糧于技”“藏糧于民”。
《意見》提到,我省將加強耕地質量建設,增強持續發展能力。我省要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與建設,加快完成27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,力爭5年基本建成旱澇保收、地力提高一個等級、適合機械化作業的高標準糧田;加快中低產田改造,在陜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整修寬幅水平梯田,在陜南地區實施“池塘堰”整治,在關中地區實施土地平整,提高基礎地力和作業效率;加強農田水利建設,打通農田灌溉“最后一公里”,大力發展節水灌溉,到2023年,全省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500萬畝。
《意見》提到,我省將強化科技創新驅動,推動綠色發展。我省要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,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改革,搭建開放的新品種產權交易平臺,建設小麥、玉米、油菜、馬鈴薯四大種子生產基地,提高供種保障能力;推廣綠色生態技術,降低農業面源污染,在資源緊缺區和生態脆弱區,將用地與養地相結合,構建與資源相匹配的耕作制度;健全科技支撐體系,集成一批綠色增效全程機械化標準生產模式,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、農業企業等第三方機構承接公益性技術推廣項目,開展應用技術推廣;建立技術示范體系。
《意見》提到,我省將推進適度規模經營,提高糧食生產效益。我省要大力支持糧食規模化經營,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采取土地股份合作、土地托管、代耕代種等多種方式,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,力爭5年全省規模化經營面積達到1100萬畝;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,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,鼓勵新建的高標準農田和復墾的集體耕地優先流向家庭農場、專業大戶等規模經營戶;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,調整農機補貼導向,優先保證納入補貼范圍的糧食烘干、水稻育秧機械,山地作業機具補貼,實行敞開補貼,提高裝備水平。
《意見》還提到,我省將推進三產融合,提高發展質量,要調整優化糧食結構和布局、加強糧食產銷對接、健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、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。同時,我省還將強化組織保障,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。